第三百零八章 君将的斗争-《拐走杨玉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然而皇帝看了李9州的书信,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孙子兵法曰:将能,而君不御者,胜。

    这1战,从走出潼关开始,唐军的胜算就是可悲的0。

    皇帝的圣旨连连发往潼关,哥舒翰无奈,只好准备率兵出关,1场影响大唐帝国命运的潼关大战即将开始了。

    就算明知道是埋伏圈,也要硬着头皮往里扎去送死,只因为上位者1拍脑袋,下位者就要丢命,这便是封建主义的终极形态。

    尽管哥舒翰多次上书给皇帝解释此中意味,李9州也上奏表劝阻,说哥舒翰老病昏耄,守关有余,出战不足,1旦哥舒翰离开潼关,剩下的那帮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以与敌军抗衡,只要哥舒翰守住潼关,按照他们的计划,击破安禄山指日可待,若潼关出师,有战必败,到那时京师不守,天下之乱就很难平定了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话皇帝统统听不进去,再加上杨国忠在他耳旁不断地煽风点火,1心要治哥舒翰于死地,将国家利益置于1边,落个被乱刀砍死的结局还是便宜他了。

    皇帝和杨国忠,君相2人铁了心把哥舒翰往火坑里推。

    身

    哥舒翰为了不陷入不忠不义的境地,只好忍辱负重,凛然赴死。

    为了太子的安危,哥舒翰命人护送太子回京。

    2十万大军主将,已经年迈的哥舒翰,嚎啕大哭了1场。

    知道这是1条必死之路,但是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,所以哥舒翰的命,这2十万大军的命,从1开始就是为了平息皇帝的猜忌而去送死的。

    只是不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哭,为士兵哭,还是在为即将风雨飘摇的大唐哭泣。

    数日后,哥舒翰带领军队出潼关迎敌。

    身在河阳的李9州1直探听着潼关那边的消息,从皇帝发出第1道旨意催促哥舒翰开始,李9州便知道了,大事不好了。

    虽然接下来接到的消息都是哥舒翰拒绝执行皇帝的执行,固守潼关,上疏劝说皇帝,但李9州明白,他是拗不过皇帝的,早晚还得主动出击。

    而最坏的消息是,主动出击还不够,皇帝命哥舒翰跟叛军决战,务求1击制敌。

    知道灵宝之战的结局和重要性,李9州坐立不安,这场影响大唐命运的战争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,真恨不得此时守潼关的是自己。

    只是自己这边正跟史思明的主力军纠缠着,想支援潼关,可谓是鞭长莫及。

    “看来潼关将要不保了。”李9州叹着气,对郭子仪和李光弼说到。

    两人也是用兵高手,从种种迹象中已经看明白了,深知皇帝和杨国忠2人将哥舒翰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,若是带着守关的主力大军出去跟叛军决战,恐怕是凶多吉少。

    更何况,哥舒翰还是带病在身,手下的士兵虽号称2十万,也都是1群乌合之众而已。

    唯1让诸人庆幸的是,哥舒翰提前命人将太子护送回了长安。

    /92/92242/28844244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