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凡是一府的大才,被征辟入京前,家乡父老,都会特意让其留下一篇文章,或诗词或歌赋,并且再留下之后。 家乡的大儒们都会尽全力将这篇名作宣扬出去。 名作的初始品级,并不能决定名作最终的品级。 只要宣扬的多,知名度广,名作也是可以蜕变提升的。 这也算是家乡父老,对征辟入朝的大儒、大才们的一种变相的支持。 这一点,顾长生早在昨晚的宴席上也已经知晓,稍加沉吟,便是毫不犹豫,挥毫落笔。 看着顾长生自信的样子。 在场的大儒们,也都是充满了好奇。 「长生这一次,不知道能够作出何等名作?」 「说不得能够再做出一篇达府级的诗作!」 「达府?夸张了吧!能够出县就心满意足了!」 一位位大儒交头接耳。 对于顾长生能够做出名作这一点,却是毫不迟疑。 也就是这里云集的都是南康府的儒生,不然,让外面州府的儒生们听到,只怕都会觉得南康府的这些文人们,怎么这么喜欢吹嘘。 在家乡大才被征辟入京之前,请其留下墨宝,由家乡大儒帮忙传唱,扬其文名。 这种事情,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。 稀奇的点在于。 并不是每一位被征辟入京的大才贤人,都能够写出名作来。 很多贤人在临出发时留下的墨宝,往往都是普通的文章,经过传唱后才达到了名作的品级。 毕竟,这都是临时想出来的,还要应景,还有抒怀,要求太高了。 但,在场的南康府的儒生们,却丝毫不怀疑,顾长生能否写出名作这一点。 唯一的争论焦点,也就是顾长生能够写出何等品级的名作了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