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章 改进武器-《拐走杨玉环》
第(2/3)页
自己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跟张老头解释太多东西,摇头说道:“我需要让自己强大起来,要想强大,武器是必不可少的。”
张老头沉默着,似乎并不同意他这个说法。
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,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。
李九州微微一笑:“你武功高强,武器对于你来说,这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道具,但这么多士兵可不像你一般厉害。”
他踏前一步,伸手拿起了一张弓。
张老头退后一步,距离他约有半尺的距离。
“你打算怎么改进这把弓箭?”张老头问到。
“弓箭一般最大射程在200米左右,而有效射程则是在120米以内,对吧?”李九州问他。
张老头不知道他说的米是什么概念,李九州转而比了比距离,张老头这才点了点头。
“所以,我打算……”李九州用力拉开弓,朝远处放出了一箭,“让弓箭射得更远,这样,敌人还未靠近我们,便死伤大半。”
“如何到到呢?”张老头似乎并不感兴趣,喝了一口酒。
“怎样射得更远是一个好问题,我们这个物种从拥有智慧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。”
究竟是什么将人与非人区别开来?——毫无疑问是复杂的抽象思维能力。
本文首发站点为:塔读小说app,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。
又是什么标志着一个物种拥有了复杂的抽象思维能力?
那便是行为现代性,比如制造弓箭就是标准的现代行为,它要求人类能够综合不同材料的性质,构造特定功能的具体工具。
早在远古时代,某些部落已经忘了怎么生火,却依然懂得制作长弓。
单体长弓代表了弓箭的基本形:就是弯曲一根坚韧的木材,抛光后用动植物的纤维绷紧作弦,为了获得更大的能量,这种弓常常达到一人多高。
要射得远,除了弓强还要箭利——既然在空气中运动,阻力就是最关键的因素:太阔的箭头会增加阻力,太尖的箭头则会扰乱气流,要追求射程,理想的箭头轮廓恰如一个子弹头——这在中国秦代就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。
箭杆通常采用轻软的木材,这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质量,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方向:传统的弓为了强度不能钻孔,箭从侧面搭出实际上远远地偏离了目标,但只要箭杆有足够的弹性,就会在射出后弯曲振动,仍然保持前行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