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的商机-《拐走杨玉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么多煤炭,如何运出去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若只靠马车拉的话,也拉不了多少,最主要是,拉不了多少到长安。

    他的计划,这些煤炭的主要供应地,是长安。

    李九州擦了擦风沙吹到脸上的尘土,先不管这些,看这样子,得尽快到长安找销路。

    要想说服古人相信煤炭比木炭好用,还得费些口舌,不过李九州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一想到自己做了这么件大事,李九州这才庆幸,自己以前的物理化学知识没白学,来到古代,这些知识还能派上更大的用场。

    超前的知识,带给人的利益总是很大的。

    郭子仪大概看了一下现场情况,问道:“节度使,照这么个挖法,相信用不了几个月,便能将这些煤都给挖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你错了。”李九州又咕咣喝了一大口水,才将水袋递给随从,对郭子仪说说道,“这些煤炭是千百年来累积形成的,埋藏在很深的地下,越往深处挖,煤质越好,再挖几年也挖不完的。”

    郭子仪不懂这些道理,自然是他说什么便信什么。

    但他心中也很是好奇,这年轻的节度使,怎么会懂这些自己闻所未闻的道理,听他说的这些,明显比自己更见多识广。

    但看他也不像是四海为家之人,何况这般年轻,又怎会有那么多的经历。

    转念一想,这世间高人有的是,不少高人,不都是年少成名的么,更有许多稚子便能过目不忘,出口成章。

    于是也就当自己少见多怪,不再问李九州为何能懂这么多。

    李九州又在九原亲自监督了几天。

    这地方既然种植农作物不行,饲养大宛马也不好,那就因地制宜发展煤炭产业。

    真做好了,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发现和改进,能赚不少钱,到时候,军饷什么的备战物资,就能准备得更加充分了。

    何况煤炭还能用在军事上,只是自己暂时还没想好。

    /116/116079/29680444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