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诬告-《拐走杨玉环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这个办法算是折中之术,既能平息民愤,也能保住鲜于仲通性命。

    皇帝颇为赞赏,便问道:“鲜于卿,李卿,你们两位有何看法。”

    李九州知道没有证据,想要鲜于仲通的命是不可能,能让他下台,已经是最满意的结果了,便高声说道:“杨公所言甚为合理,想必这也是圣人心中所想。”

    “大胆。”皇帝轻轻嗔了一句,又问鲜于仲通,“鲜于卿觉得呢?”

    鲜于仲通不甘这样轻易的丢掉乌纱帽,面色如土,身子颤抖,微微摇晃了几下,还想力争:“此事无凭无据,皆因李少尹无故逮捕告状之人而起,当对其加以处罚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他越是想攀咬李九州,效果越是适得其反。

    皇帝眉头颤动,极是恼怒,用力抿紧了唇角,最终还是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鲜于仲通这个京兆尹,太让他失望了。

    关键时刻贪生怕死,也让杨国忠很失望。

    本来经杨国忠一番话,皇帝是有意先让鲜于仲通停官,日后风波平息后再给他安排。

    现在他看透了鲜于仲通的为人,既恼怒又失望,一时竟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高力士瞧见这般模样,便躬身,轻声问道:“圣人可要回去歇息。”

    皇帝沉吟了半晌,起身说道:“我也乏了,你们都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当场并未做任何处理。

    第二日,旨意传到了京兆府:京兆尹鲜于仲通无视民情,在圣人大赦天下之时却并未受理百姓冤案,违抗圣意,玩忽职守,即日削去其京兆尹之职,赴其故居渔阳任县令,京兆府少尹李九州,升为京兆尹。

    这道旨意虽然很是勉强,将鲜于仲通被贬和李九州升任的原因说得含糊其辞,但足以稍稍平息民愤,也算是皇帝给了老百姓一个交待。

    /116/116079/29322823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